马科斯太狠了,为自保不惜“大义灭亲”,老杜重回菲律宾机会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18 12:40  浏览量:5

9月17日,菲律宾政坛传来重磅消息: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因为卷入贪污丑闻宣布辞职。

这位权力显赫的议长不是别人,正是总统马科斯的亲表弟。

罗穆亚尔德斯在辞职前,告诉议员们,他以“问心无愧”的态度离任,以便新成立的调查机构能够在没有“过度干扰”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但他的“问心无愧”,改变不了大家一个观点,那就是总统马科斯的表弟,竟成了反腐风暴中第一个被祭出的重量级人物。

因为就在两天前,马科斯总统突然宣布成立一个由最高法院前大法官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要对过去十年的防洪项目进行彻底清查。

谁都没料到,第一个被卷入旋涡的竟是总统自家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马科斯面对记者提问时的表态:“不会放过任何人”——包括亲属和盟友。这句话在菲律宾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预示着这场反腐风暴的残酷程度将超出所有人想象。

首先,菲律宾防洪项目腐败丑闻的爆发,并不是什么偶然。

连月来,季候风和风暴导致菲律宾各地城镇严重淹水,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洪水退去后,暴露的不仅是破损的堤坝,还有整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触目惊心的贪腐问题。

据说有些项目拨款被划拨后,工地上却从未见过任何施工设备。

这些“幽灵工程”的存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无人敢轻易触碰。

系统性腐败如同蔓延的藤蔓,已经深入到菲律宾政治的各个角落。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马科斯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来自清门户。

当然,马科斯让自家表弟辞职,当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义灭亲,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戏码!

其中道理很简单。

因为论到贪腐问题,马科斯家族自身的历史包袱显然更为深重。已故总统老马科斯执政时期被认为是菲律宾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

小马科斯本人也一直未能完全摆脱与父亲时代贪腐案的牵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所谓的"黄金案"。

很显然,历史似乎正在以某种方式重演。

老马科斯当年因腐败和威权统治在1986年的人民力量革命中被推翻,如今他的儿子也面临着类似的腐败指控和民众不满。。

因此,为了避免自己重蹈老马科斯的命运,面对即将在9月21日举行的“万亿比索大游行”,以及日益高涨的民怨,小马科斯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平息众怒。

牺牲表弟虽然痛苦,但总比整个政府被拖垮要好。

更深层的考量可能是马科斯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

通过主动清理门户,他既向民众展示了反腐决心,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调查的方向和范围。这种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不可谓不高明。

但政治代价也是巨大的。

众议院议长是极具实权的位置,失去这个关键盟友,马科斯在立法议程推进上将面临更多困难。

这种自断臂膀的做法,真的值得吗?

政治自然界厌恶真空。

马科斯派系的内耗,正好为杜特尔特家族的反攻,提供了机会。

杜特尔特家族长期以来在菲律宾南部保持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杜特尔特曾经展现的强人形象和“铁腕反腐”姿态,在当下混乱的政治环境中,肯定会让菲律宾民众格外怀念。

如果老杜家族能够借助这个机会重创马科斯家族,那么说不定就能将老杜接回来。

最后,马科斯的“自斩一臂”,虽然或许能够缓解压力,但却可能打开更多政治潘多拉魔盒。

独立调查委员会将被授权调查过去十年的防洪项目,这意味着不仅马科斯执政时期,还包括杜特尔特和阿基诺三世时期的项目都将受到审查。

这种全面调查虽然表面上显示了反腐决心,实际上也可能引发更多政治混乱。

各个政治派系肯定都会暗中布局,准备在这场混战中谋取最大利益。

而且军方动向也值得关注。自9月12日起,菲律宾武装部队一直处于红色警戒状态,准备在全国示威期间协助警方维持秩序。

这种军事戒备状态,在菲律宾历史上往往预示着重大政治变革的前奏。

马尼拉街头,抗议者正在准备标语和横幅;总统府内,马科斯团队紧急商讨应对策略;在南部达,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也在悄悄集结。

这场政治风暴没有旁观者,每一个菲律宾人都被卷入其中。

马科斯的“断臂求生”能否换来政治生存?杜特尔特能否重回菲律宾?

答案不仅关系到几个政治人物的命运,更将决定菲律宾这个千岛之国的未来走向。